2016年度石化行业产能预警报告

2016-04-29 14:03:00 1

2016石化产业发展大会上,联合会孙伟善副秘书长发布了《2016年度石化行业产能预警报告》。报告指出,2015年石化行业产能主要体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产能增长放缓,部分行业出口显著增加,纯碱、尿素、磷铵产能利用率明显回升;原油价格深度下跌,煤化工产能利用率和效益大幅下降;化工新材料结构性过剩有扩大的趋势,聚氨酯原料、有机硅单体、新型制冷剂仍有新项目投产,市场供应更加宽松,产能利用率显著下降。预计2016年,石化产品供需增速进一步减慢,产能过剩与需求放缓的博弈还将持续,纯碱、磷铵、烧碱行业产能利用率有望进一步提升,炼油、煤化工、氮肥、合成橡胶、电石、PTA、聚氨酯、有机硅单体以及部分氟化工行业的产能利用率水平与去年相当或继续下降,产能过剩愈发突出。

2015年重点产品产能利用情况

2015年,全球经济继续深度调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深度下跌,石化化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下降,主要石化产品产量增长放慢,受益于炼油板块提振,行业利润大幅提升。2015年,石化化工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78万亿元,同比下降3.4%;利润总额5369亿元,同比增长21.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7万亿元,同比下降1.6%;进出口贸易额3609.3亿美元,同比下降12.4%。建材、轻工等传统下游市场对大宗石化产品需求增长加速回落,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高端化工新材料的需求主要依赖进口,结构性产能过剩仍然是影响行业健康发展的主要问题。

2015年产能利用出现的新变化

2015年石化行业重点产品产能及其利用率呈现出4个方面的变化:一是产能增长继续放缓。国内市场持续供过于求,产品价格深度下跌,促使部分拟建、在建项目放缓,安全环保不达标、竞争力低的落后装置加快退出。二是出口扩大促进产能利用率提升。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出口政策宽松,企业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化肥、成品油、纯碱等出口显著增加。三是低油价导致煤化工产能利用率和效益明显下降。自2014年底国际原油价格断崖式下跌以来,到20161月份跌至30美元/桶以下,煤化工整体竞争力严重削弱,产能利用率和效益大幅下滑。2015年煤制油平均产能利用率比2014年下降26个百分点,企业效益深度下滑,个别企业陷入严重亏损的困境。四是化工新材料结构性过剩有扩大的趋势。化工新材料是石化产业的中高端、高附加值部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发展较为缓慢,自给率水平较低,部分高端产品生产尚属空白。但氟硅材料、聚氨酯原料、高性能纤维等领域技术进步相对较快,新建装置能力快速增长。"十二五";期间,产能扩张达到阶段性顶峰,国内市场在几年内由不足转向过剩

2016年重点石化产品产能及利用率趋势预测

2016年形势判断: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际贸易增长低迷,金融和大宗商品市场波动不定,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外部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从国内看,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风险进一步显现,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新旧动能转换相互交织,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今年是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中央提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对石化行业化解产能过剩指明了方向。总的来看,石化市场利好利空因素相互交织,新的供需平衡正在重建之中。国内市场供需增速继续放缓。在宏观经济整体放缓的形势下,农业、汽车、纺织、建材、轻工等石化产品主要应用领域增长减慢。预计2016年汽车、化纤行业预期要好于2015年,对工程塑料、化纤原料、聚氨酯材料等产品需求增速将小幅回升;建材、轻工继续维持2015年的低增长态势,纯碱、通用树脂等消费量增速进一步收窄。同时,石化行业投资增长继续下降,拟在建项目放缓,新增产能持续减少,落后产能、僵尸企业加快退出,预计主要石化产品产量增速将继续小幅下降。

2016年重点产品产能利用率预测

预计2016年,下游市场对大宗石化产品需求将继续维持缓慢增长的态势,产能过剩与需求放缓的博弈还将持续,供需矛盾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纯碱、磷铵、烧碱、聚丙烯等行业产能利用率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炼油、现代煤化工、氮肥、合成橡胶、电石、PTA、聚氨酯原料、有机硅甲基单体以及部分氟化工行业的产能利用率水平预计与今年持平或继续下降,产能过剩愈发突出。

措施建议

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比照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的做法,构建石化行业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健全淘汰落后法律法规。稳定出口政策。继续实施宽松的出口政策,结合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加强产能预警监测。建设适合石化行业产能及利用率监测预警体系,完善产能调查和数据采集统计体系,构建石化行业产能预警平台。组建产研用联盟,实现降本增效。促进企业间联合,组建产研用联盟,采用先进技术,降低成本,提升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