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贡献化工力量

2019-12-11 20:31:00 46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们化工行业同仁与全国人民一样,为新中国70年辉煌成就点赞,对祖国美好未来充满信心。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曾经领先于世界的强盛中国逐渐变成“东亚病夫”,任人欺凌、宰割,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近代100多年里,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浴血奋斗,但都没能实现救国救民的愿望。直到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泱泱中华才有了复兴希望。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28年艰苦斗争,战胜了内外敌人,推翻了“三座大山”,于1949年10月1日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苦难深重的人民翻身得解放,当家做主人,积贫积弱的文明古国开始续写历史新篇章,化学工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旧中国的化学工业基础非常薄弱,只在上海、天津、大连、青岛等沿海城市有少量的化工厂和手工作坊,只能生产为数不多的硫酸、纯碱、化肥、橡胶制品和医药试剂,基本没有有机化工。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克服各种困难,很快恢复了包括民族化学工业在内的国民经济。到1952年,全国化工生产总值比1949年增长了3倍多,纯碱、烧碱、硫酸、硝酸等化工产品产量均超过了旧中国最高水平,化工设计、科研、施工等技术队伍也开始形成。在苏联等友好国家的援助下,新中国陆续建成了十多个大型化工项目,形成了吉林、兰州、太原等重点化工基地,再加上上海、天津、南京、大连、沈阳、锦西、青岛等地老厂的改造和扩建,使新中国的化学工业很快成了一个实力雄厚、门类齐全、相对独立的大行业。几十年间,吉化、兰化、南化、上海石化、燕山石化等一连串响亮的名字,成了共和国现代化工的重要标志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让亿万中国人引以为豪。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防建设的需要,从1958年起,国家把国防化工的科研纳入新型材料科研计划,为原子弹、氢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航空航天和航海装备、电子装备及各种常规武器装备的研制配套,化工行业先后提供了上万种各类用途的化工产品,新中国化工领域不断拓展,综合能力不断提升。
如今,化学工业与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美好生活、尖端科技进步、国防实力提升都已密不可分,在改进工业生产工艺、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扩大工业原料来源、巩固国防、发展尖端技术、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医治疾病、保护环境等方方面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党和国家的重视下,我国化学工业快速发展,不断进步,已成为世界第一化工大国。拥有化学矿、化学肥料、酸、无机盐、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合成树脂和塑料、有机原料、农药、染料、涂料、感光材料、橡胶制品、溶剂、助剂和化学试剂、催化剂等完整齐全的产业和日益强大的产能。2018年底,全国国有和民营规模以上化工企业达24821家,资产总计7.98万亿元,年主营业务收入7.27万亿元,年利润总额5006.5亿元,分别占全国规模工业总资产、年主营业务收入和年利润总额的7.03%、7.1%和7.6%。
当前,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正在全面推进。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正在酝酿着新的突破,化学工业也将随着催化、分子设计、激光和化学仿生学等重大技术突破而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们要扛起为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急需化工产品的历史使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抓紧落实转型升级举措,努力做到安全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化工力量。

( 余洁 朱庆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