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发展才更持久

2017-10-10 11:21:00 36

稳健发展才更持久

--从上半年全国石化企业业绩表现谈起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日前发布的上半年石化行业经济运行报告显示,全行业收入、利润、进出口快速增长,生产和消费指标平稳上升,但价格波动巨大。分析分析,前五月全行业60%的利润增幅主要得益于石化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譬如石油和天然气价格就上涨了54.2%。超七成化工类上市公司半年报业绩同比向好的主因也得益于此,譬如丁二烯、钛白粉的翻倍式上涨。

与去年的哀鸿遍野截然相反,今年的价格回暖让行业上下喜气洋洋。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许多企业惊人的业绩涨幅是建立在去年微利和巨幅亏损基础上的。不少去年亏损十几亿元的企业今年转而盈利十几亿元,跳水式的下跌和火箭式的增长,体现了企业效益对市场的严重依赖,也折射出企业极其脆弱的抗风险能力。

与上半年业绩动辄几倍十几倍增长的众多企业相比,反倒是有一类企业更值得关注,那就是在本轮市场回暖中利润增幅并不大,但穿越经济周期、不为市场的剧烈波动所动、始终保持较高盈利水平的企业。这类企业都有着科学合理的产品结构,成本控制能力极强,管理精益,凭借内涵式增长保持稳定的业绩。 向业内以稳健著称的华鲁恒升,去年在行业利润大幅下滑、过半企业亏损的情况下,仍能保持10亿元以上的利润,其丰富的产品群和独特的"一头多线柔性多联产";有效化解了市场风险,在逆境中依然保持了稳中有升的经营态势。

和宏观经济力避大起大落一样,企业业绩大起大落也有百害而无一利。业绩的巨幅波动很容易让企业患得患失,影响企业决策,甚至造成企业现金流紧张和资金链崩断而濒临绝境。只有练好创新增效、管理挖掘、结构调优、成本控制的基本功,才能实现更稳健、更包容、更有韧性的增长。也只有成功抵御市场风险,有效化解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才能穿越经济周期,实现可预见、可控制、可持续的发展。

对于化工企业来说,要化解市场和成本压力,穿越经济周期,实现更持续的增长,关键还要靠创新和自我优化。创新就是集聚资源要素,创新技术、管理、产品和市场渠道,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优化就是科学匹配资源,优化 资本、产业、成本、经营结构,建立市场导向、绩效导向的内部运作机制,实现更为集约和精益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着眼高端、高质、高效,通过创新驱动实施产品升级换代,提高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要立足既有产业优势,优化布局,延伸产业链条,推动园区的集约化和智能化,提高资源利用率。

当下,许多企业家都在感慨:"做实业辛苦,做实业难,做化工尤其困难。 ";作为实体经济和传统产业的代表,化工行业时时刻刻都面临政策和市场的变化,无论是波诡云谲、风云变幻的市场波动,还是各地在安全环保压力下对化工产业的减量化政策,对企业来说都是一种历练和成长。

但有压力才有动力,有危机才有机遇。广大化工企业只有主动面对、积极作为,顺应政策变化,穿越经济周期,保持经营的韧劲和发展的耐力,才能实现稳健经营、持续发展。在这个意义上讲,练好基本功、提升竞争力也应是化工企业的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