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向“石化强省”转型

2016-05-09 15:14:00 2

石化产业是江苏工业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但随着产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日益凸显的产业布局合理性、资源环境约束性、安全环保及社会性风险隐患并存等问题,亟须在优化调整中有效化解。记者近日从省发改委获悉,为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两大主体战略,深入落实全省"七大发展战略";,《江苏省石化产业规划方案》日前出台,规划期为2016年至2030年,旨在进一步明确江苏石化产业中长期发展方向,提出优化调整全省石化产业布局的总体思路和规划导向。

总体思路:完成向石化强省转型

"调整存量、提升增量、 优化总量、突出特色";,以及压缩苏南石化产业规模、优化苏中石化产业结构、加快苏北临海石化产业规模化基地化发展成为规划的基本原则。据介绍,《规划》的总体思路是:未来15年,全面实现江苏石化产业布局集约化、产业集群化、产品高值化、生产智能化、管理现代化,完成向石化强省转型。重点打造沿海石化工业带,优化调整沿江石化工业带。基本建成连云港徐圩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基地,完成南京化学工业园区改造提升和转型升级,形成"两带两极";产业空间格局。

《规划》的主要目标一是布局调整基本完成,使得地区特色更加清晰。江苏沿海地区打造若干临港大型绿色化工基地,苏南及沿江地区转型打造特色高端加工基地,苏北内陆地区结合当地特色资源,形成若干深度加工利用专业园区。 二是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专业化园区规范运行。原则上不再新设立化工园区,并尽可能压减现有化工园区数量。到2030年,化工园区工业产值占全省石化工业比重达到90%以上,年主营收入500亿元以上的特大型企业超过20户,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比超过55%,建成10至12个大型石油化工、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学品、盐化工、生物化工生产和研发基地。三是绿色化工深入推进,产城人居和谐共处。城区化工企业全部关停或搬迁,化工园区与城市功能布局相互协调。

做大做强"沿海石化";,调优调绿"沿江石化";

按照"两带两极";的总体空间布局,记者注意到做大做强与调优调绿八个字,那么哪些需要做大做强,哪些调优调绿?

《规划》指出,亟须做大做强的是沿海石化产业带。我省将充分利用沿海地区港口良好的运输条件、丰富的土地资源和相对宽松环境容量,以进口石油和其它化工原料资源为基础,重点发展石油化工、基本有机化工、盐化工等基础化工产业。积极承接省内外技术水平先进的石化产业转移,在保障成品油和基础化工原料供应的同时,适当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所需的配套原材料。

按照国家规划布局,盐城、南通等地应立足既有化工园区和产业基础,加快本区域产业布局优化和转型升级,以承接江苏沿江及国内外石化产业转移为主线。沿海石化产业带在加快发展的同时,要发挥对苏北内陆地区关联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基于淮安、宿迁、徐州当地特色资源优势和化工产业基础,统筹规划布局若干主业特色突出的专业化园区。连云港是"一带一路";和"沿海经济带";重要交汇点,国家已明确将连云港徐圩新区作为国家规划布局的七大世界级石化基地之一。据悉,该基地将最终形成以清洁油品、三大合成材料、化工新材料、高端有机化工原料为主要产品,内部资源高效利用、公用工程配置高度集约的国际一流石化产业基地。

亟须调优调绿的是沿江石化产业带。沿江南北两岸已经建成20多个较大规模的化工园区,基本形成了沿江石化工业带,是当前江苏石化产业的主体。但是,这些园区大都紧临中心城区,一方面面临着城市规划布局调整带来的冲击,另一方面受制于长江航运安全、区域环境承载力和社会稳定风险等方面因素影响,亟须加快沿江石化产业转型、转移。据悉,沿江地区将有序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周边石化工业向有环境容量的沿海地区转移,重点实施减量、转移、改造、提升。沿江化工园区不再扩大面积并适当整合,调整部分不合理布局园区,加快实施绿色化、安全化改造,逐步提高资源消耗、污染排放、安全生产等准入条件;今后将不再新建和扩建以大宗进口油气资源为原料的石油加工、石油化工项目,并率先淘汰落后产能。

南京地区:老石化基地将改造升级

南京地区石化产业发展历史悠久,目前仍是国家重要的石化产业基地之一,江北、江南云集了扬子石化、扬巴公司、南化公司、金陵石化等石化企业集群。《规划》明确,南京地区石化产业布局调整的迫切性和艰巨性并存,要以建设国家级南京江北新区为契机,加快南京化工园转型升级。

首先是限制社会风险大、环境质量差、无发展空间的老石油化工企业继续扩大规模,尽快淘汰落后生产装置,包括大型石化企业中的落后能力,特别是现有江南石油化工生产性企业要逐步关停或转移。位于大厂的南化公司虽在江北,但各方面矛盾较为突出,要加快向南京化工园或沿海园区转移。

其次是金陵石化炼油产能转移与连云港石化基地炼化项目建设联动,分阶段开展。第一阶段,根据市场情况适时关停350万吨小常减压装置等落后能力,在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炼化项目一期工程建成后,压减炼油能力至1000万吨左右;第二阶段,结合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建设和南京城市规划布局调整,适时关停。

同时,南京化工园将统筹规划布局,承接南京地区部分石化产业转移,与扬州化工园区联动,共建共用,承接部分石化中下游深加工项目,为炼化一体化主体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腾出足够空间。